您的位置: 首页 > 百科知识 >

年化10 是什么意思(普通人获得年化10%收益率?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3-29 06:29:53    

一、10%收益率是什么概念


我们假设做一门生意,一次投入100万,每年净利润10万。不考虑复利,这就是10%的年化,意味着10年收回成本,从第11年起,就是真正的利润了。


做生意对普通人有点远?那简单一点,假设我们100万买了个铺面,每年租金10万。也不考虑复利,这也是10%的年化收益率,也是10年收回成本。从第11年起,你收到的租金就是利润了。



美国的西格尔教授做过一个研究,他把普通人的主要投资方式,做了上百年的数据回测。这里面有债券(国债、银行定存)、股票(主要看指数)、贵金属等等。结果是根据数据回测,最高收益率是股票,年化收益近几十年也就是10%左右。


究其原因,其实不复杂。股市上的股权,代表着一个国家最优秀的一批企业。这批最优秀的企业,它们作为一个整体,利润的增速是应该超越社会平均收益率的。


这是大的认知,它决定你的投资认知,也决定你的渠道认知。


作为一个普通人,有很大的可能获得10%的社会平均收益率,但是要注意的是,这是长期的,且是稳妥不能犯重大错误的。


二、理解普通人的优势,是第一认知



普通人能战胜机构的原因,你去看基金经理的业绩,超过5年以上的,能获得10%收益的凤毛菱角。


反过来,其实普通人逢低买入收息股,不需要啥操作,获得稳稳的股息+业绩收益率到10%,是很有可能的。


原因也不复杂,机构的资金量大,要业绩排名,要给客户交代,他们注定是重视短期的。


说白了,就是股价波动,会干扰机构的操作。至于那些量化收割的机构,就更不用说了,短期有效但是长期无效,这是反复证明的事。


所以普通人的优势是什么?


我认为最大的优势,就是耐心,国家鼓励耐心资本,而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。


不理解这一点,普通人也去频繁交易,也去炒作短线,那就是注定的韭菜,恰恰成为了机构收割的对象。因为这是拿普通人的劣势,去和机构的优势去竞争,这种心态叫做“自以为是的强者”。


人们常常对自己的实际能力过于高估,这是一个心理学的现象。就好像调查发现,司机们普遍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,远远高于自己实际的驾驶能力。


这就是“不自知”,解决认知问题,先解决对自己的认知。


三、和认知相关的事



我很建议大家读一读经济学、心理学的书。读一些经济学的书,是理解大的方向,人类经济就是一个大循环,万物皆周期,没啥新鲜事。


理解了周期的原理,也就不需要猜测周期的高低点,知道大致的区间就好了。


心理学的书,意义就更大了。最难的是认识你自己,回看自己的每一个错误,你会发现它们似乎是注定的。回看自己的每一个成功,其实看起来是运气,但他们是概率里面必然的事。


就好比黑天鹅事件,它发生的概率极低,但是假如你是长期持股的,那么遇到的概率就会随之上升。不需要临时准备,那就假设它必然发生,然后想到应对措施就完事了。


典型的就是类似我持有的长江电力,2022到2023年碰到了历史级干旱,创造了业绩的下限。这种极端情况,是我早就想好了的,于是在这两年也积极攒股,结果是坏事变好事,这不是来自于运气,而是来自于心理上的准备。


理解大方向的规律,这是社会知识,理解自己的心理,这是自我认知。做好这两点,去获得10%社会平均收益率,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。

相关文章

辛古水虎鱼为什么贵(三分钟带你了解巨型水虎鱼)

2025-04-01 10:06:03

家里为什么灰尘多(为什么你的家总是那么脏?)

2025-04-01 07:56:48

猫为什么喜欢看人铲屎(猫咪为什么总盯着我铲屎?)

2025-04-01 04:55:26

家里为什么没电了又没跳闸(没有跳闸!但是灯都不亮了?这是什么情况)

2025-04-01 03:20:31

为什么卧室不能放镜子(卧室再大,也不要放“这5样”东西)

2025-04-01 00:25:00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阅读星